半岛·综合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 BANDAO SPORTS

案例展示

案例展示
<<返回上一页

“微金融理财服务管理创新”案例展播③|“法院+金融”全链条诉源治理

发布时间:2024-05-10 11:14:08点击:

  2018年以来,武汉中院坚持“非诉挺前”“实质解纷”理念,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、湖北省银行业保险业调解中心深度合作,汇聚资源,指导全市法院强化金融风险源头预防,建设基层解纷站点及“法院+金融”诉调对接工作室,形成纠纷“金融机构自行和解+中心主持调解+诉调对接”三层过滤模式,建构源头防范、协同调解、分层立案、专业裁审、就地执行的“防调立审执”一体化解纷模式,以能动司法切实服务湖北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理财服务管理。

  依托司法大数据,梳理金融机构法律风险点,发放司法建议金融理财服务管理、金融审判白皮书、中小微企业司法金融纾困联动协议等,提示监管重点、加强行业规制。指导辖区法院针对批量纠纷成立工作小组,走访重点金融机构,促使调整金融类高风险产品、修改合同范本,完善贷前审查。2023年积极开展送法进园区、进企业,提供订单式普法服务14次,专题普法讲座10场次,发送普法宣传册百余本。

  与省银保调中心共同出台《湖北银行业纠纷诉调对接实施方案》《工作细则》等十余规范文件,设立基层解纷站点2个、诉调对接工作室11间,6家基层法院在省银保调中心巡回审判庭挂牌,共同选训调解员,吸纳高素质、专家型专职调解员32人,兼职调解员200余人,建立“法官指导+专兼职调解员主导+外聘社会专业人员坐班”的联调联治模式,形成“监管部门主导、人民法院主推、省银保调中心主办、金融机构主责”的新型治理格局金融理财服务管理。

  立案前,先由金融机构对纠纷初筛、提交《纠纷明细表》,自行和解一批;再由法院指导、省银保调中心主持调解,前置分流一批;调解不成的,通过法官介入、系统协查、传票通知等方式,诉前调解一批,形成“三层过滤”前端化解模式。2023年通过该模式成功分流纠纷5697件。

  在金融机构较为集中区域建立金融专业审判(法)庭,受案范围覆盖银、证、保等多类金融业态,选任具备金融知识背景的干警任职,打造法律、金融“双精通”的审判队伍。推广“示范审判+调解”“要素式”审判,提炼审判要点形成《主体身份表》《合同约定表》等四张要素表,实现同一类型的系列案件一次开庭,类案文书一键生成,提升解纷效能。2023年,全市金融法庭结案率98.9%,类案平均审理期限25天,一审服判息诉率97%。

  开设司法确认及执行绿色通道,设立金融案件执行组,推行“快、优、简”的“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+高效执行”工作机制。坚持诉源、执源治理一体推进,前移“执行风险”告知至诉中、执前,向当事人发放《执行风险告知书》,向有履行意愿的当事人发放《督促履行通知书》《信用惩戒警示书》等,推动当场履行。

  该机制全面应用金融理财服务管理以来,武汉法院与省银保调中心共同调解纠纷12891件,成功7594件,涉及金额23.69亿元,其中调解成功的某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系列纠纷,化解了长达十年的群体性矛盾,被中新网等报道,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。2023年,武汉全市一审新收金融类案件同比下降20.8%,相关做法被《人民日报》《法治日报》《人民法院报》等央级媒体报道数十次,并在最高人民法院网站首页推介,多家“法院+金融”诉调对接工作室获“武汉市品牌调解室”称号,武昌“法院+金融”化解金融纠纷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“枫桥式工作法”先进典型。

  深化与湖北监管局、省银保调中心的合作,有效整合行政监管部门、法院、行业调解组织、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,在原有省银保调中心与各法院“1+1”单点连线的基础,争取多方支持,将基层解纷站点、诉调对接工作室连点成线,形成省银保调中心、武汉两级法院深度参与的“1+3+N”体系化解纷网络。

  全面深化“法院+金融”一体化模式应用,建立诉源治理专项指标考核体系,定期研判金融纠纷受理情况,每月分析调度、每季专报通报,常态化、“点对点”督导提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醒,全市“一盘棋”开展金融纠纷诉源治理。

  定期召开金融审判工作座谈会,不定期组织调解员庭审观摩、业务交流,推广线上调解平台、普及法律知识、传授调解技巧,提供“精准滴灌”式调解指导,进一步增强调解员的法律专业素养和调解综合能力,全面提升金融纠纷解纷效能。